一、携手世界名校:构建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持续拓展全球合作网络,近五年来共接待境外来访团组54批次、307人次,进一步拓宽联合培养渠道。积极推进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本科双学位及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并开拓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萨里大学等高校的新合作。

与世界知名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召开交流合作研讨会
二、共筑人文交流纽带:以青年交流绘就文明互鉴新篇章
学校充分利用人文交流载体,积极构建“同心圆”,成功培育校内首个以智慧生态气象为主题的研学品牌项目,邀请超过200名师生来校交流学习。精心设计的研学课程,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项目的实践成果与理论思考获国家级期刊《两岸关系》(第332期)刊载,体现了其在国家层面学术体系中获得重要认可,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川台学生生态研学营参访我校气象观测场

《两岸关系》(第332期)刊载我校生态研学营项目

川台学生生态研学营圆满落幕合影
学校积极响应“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以及“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等活动倡议,成功申报和执行包括“知行中国—意大利学生来华交流团”“感知中国—全球菁英成长项目”“知行中国—中英菁英科技文化创新交流营”在内的6项YES青年使者交流计划。这些项目为国际青年来蓉学习搭建了多元化平台,加强了我校与国内外高校、教育机构的合作,为更多国际学生提供来华交流机会,以此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知行中国—意大利学生来华交流团

知行中国—意大利学生来华
三、筑牢教师发展根基:构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立体通道
在师资培养国际化方面,学校采取线上研修与公派项目双轨并进的策略。线上层面,成功组织实施“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在线教学法提升项目”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线上培训项目”,通过引入国际认证课程与匹配机制,有效提升了教师对国际前沿教学理念的理解,为本科教学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撑。线下层面,积极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等合作申报国家留基委公派项目,显著拓展了教师出境研修与学术交流的渠道。

线上教师培训项目

线上教师培训项目
四、植根中国,绽放世界:以“在地国际化”培育新时代英才
学校以“在地国际化”为核心路径,通过多维举措系统性提升校园国际化氛围,全面拓宽学生参与国际教育的渠道,落地一系列高质量活动与项目,成果显著且影响力深远。

2024年国际教育周开幕式

国际教育周系列学术讲座
在国际化活动覆盖层面,近五年来,学校面向全校师生举办超400场多元化国际交流活动,涵盖项目宣讲、海归创新创业分享会、国际学术公益课及跨文化体验课程四大类别。其中,项目宣讲精准对接海外合作院校资源,为学生提供留学申请、交换学习、联合培养等一站式信息服务;海归创新创业分享会邀请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归国创业者分享行业前沿动态与实战经验,累计吸引6000人次参与,培养学生国际化发展意识;国际学术公益课联合海外高校教授开设跨学科课程,内容涵盖全球治理、跨文化沟通等领域,帮助学生足不出校便能拓展国际学术视野;通过外语文化沙龙等形式的体验课程,营造沉浸式跨文化交流环境,累计覆盖全校60%以上的学生群体,显著提升校园国际化文化氛围。

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国际学术研讨会议
在品牌活动打造方面,学校以“全球视野・共筑未来”为主题成功举办线下国际周系列交流活动。期间,共组织40余场高水平主题演讲、学术讲座及创新创业论坛,邀请海外专家学者、跨国企业高管莅临分享,不仅为师生搭建了与国际顶尖人才对话的平台,更推动学校与海外院校、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同期开展的20场留学宣讲,覆盖QS世界排名前200的高校,成功掀起全校范围内国际化办学研讨与实践的新高潮。

留学宣讲活动

外专学术讲座活动
五、留学成信:融通中外,共育文化使者
以“文化输出”为核心,持续打造“留学成信”品牌。增设《汉字文化》《国情与法律法规教育》等省级精品课程,面向留学生举办系列中国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积极邀请其参与校园文化实践,增强归属感与文化认同,广泛传播中华文化魅力。

中外师生文化交流活动
六、筑梦全球职场:开拓国际实习新路径
学校积极开拓了“欧盟中国委员会长三角合作中心”“国际信息发展组织”等10余项国际组织与跨国企业实习实践项目,选派学生赴港澳地区及新加坡开展交流实习。通过国际组织参访、实训和实习等渠道,有效拓宽学生国际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潜力,为其实现高质量就业搭建了更广阔平台。

学生参加名企实习项目

学生参加国际组织预备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