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书记院长说 > 正文

文化艺术学院:发挥学科交叉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来源:文化艺术学院 作者:闵卫东  日期:2023-04-26  审核:新闻中心  点击:

一、坚定目标,不断探索

文化艺术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新时代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和人文学术的要求,倡导运用现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探讨文化、艺术和社会现象。遵循“中西融会、文理交融、协同创新”的学术传统,坚持“德以立身、文以化人、艺以赋质”的育人理念,突出科学技术在人文艺术领域的应用,注重交叉,形成特色。

二、交叉融合,创新发展

学院现有社会工作系、中国语言文学系(下设文化信息传播、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教研室)和视觉传达设计系(下设网络广告设计、数字动漫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

学院现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力量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有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2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鉴定专家2人、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1人、四川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优秀专家2人、成都市第十批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学院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多次召开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论证会,明确要立足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对接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科学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团结教职工,形成凝聚力。要以社会工作交流平台资源为载体,以主题文化传承故事情节感染为牵引,以艺术创意和视觉传达人机交互获得感为展示,以大众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强国和汉语文化国际传播为靶向目标,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为牵引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学院融合发展。

2022年,根据学院最新的师资情况,进行了院内机构改革,对科研团队进行了调整。由田晓膺教授等5名科研骨干带头组建了数智艺术及设计应用研究所、地方文化研究所、城乡发展与治理研究所、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研究所、气象文化传播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牵引,进一步实现以科研团队建设带动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管理模式,从而有力促进了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院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依托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推进一二课堂融合发展。在认真落实第二课堂(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模块各项建设任务的同时,坚持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坚持以赛促教,以创促学,持续加大对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指导力度。教学相长成效显著,产教融合成果丰硕。2022年,学院共组织近400多支团队或个人参加竞赛,涉及1000多人次,参加了17个不同级别的竞赛,截止12月10日,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75项,其中B类国家级奖项12个、B类省级奖项136个。2023年,学院共有2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

三、资政启民,服务社会

学院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发挥资政启民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并提供大量社会服务。多位教授担任中央部委以及省、市政府部门的咨询专家,近五年,每年向各级政府提交10余份提案或建议案,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份,主持制定省、市级行业标准10余份。学院还通过公益慈善项目、专业社会实践、校地项目合作等形式直接参与社会建设、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学院获批第一批全省高校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

学校自2019年以来,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参与四川省“彝路相伴”智援凉山三年行动计划,对口支援凉山州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提升安置点社区治理发展水平。2022年,根据凉山州实际需求,我院与计算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组建20余人的跨学科合作工作团队,从人才培育、科技赋能和实务工坊三个方向,为昭觉社区治理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我院社工专业教师积极助力实施“英才计划”,建强社工队伍。针对昭觉社工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治理需求,制定并实施“社会工作英才计划”,吸纳8家社会组织55名社区工作者参与,先后组织开展培训3期,共计培训基层骨干人才630余人次。学院8名社工专家实地开展主题讲座8场,通过一对一重点督导方式,共计培育27名社区社会工作骨干,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上一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创新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培养网络安全拔尖人才

下一条:资源环境学院:党建团学铸精魂 “经天纬地”谱华章

关闭

航空港校区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话:028-85966502

龙泉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 |邮编:610103 |电话:028-84833333

版权所有 ©2021-202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0991号蜀ICP备05006389号-1CA2300000004017958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