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校各民族师生热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来源:学生工作处 作者:阿尔祖古丽  日期:2022-10-17  审核:新闻中心  点击:

【本网讯】10月16日上午,举国关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学校依托“石榴籽”工作室组织两校区各民族师生代表分别在航空港校区4601教室和龙泉校区2101教室集中收看开幕会直播,暂未返校学生在家中观看了大会直播。大家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开展了心得体会交流。


观看现场

“石榴籽”工作室主任,维吾尔族教师阿尔祖古丽表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引导各民族学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电子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石榴籽”工作室副主任藏族教师苏露表示,认真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仔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深受震撼,也倍感鼓舞。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平凡、追求卓越,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动力,用同学们最喜闻乐见的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扎实的行动和奋进的姿态书写新时代大国青年的家国情怀。

统计学院经济统计202班彝族学生说体伟古子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奔向小康,真正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在我的家乡凉山州,曾有多少人因交通落后而走不出大山,又有多少人因经济困难而食不果腹。是党和国家为我们指明致富之道路,点亮发展之灯塔。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应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嘱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未来定要做时代的中流砥柱!而作为大山里走出来的彝族男孩,我认为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206班汉族学生张权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中说到:“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当胸怀家国、实于担当;更当不负初衷,爆发伟力,把小我和大义相互融合,成就自我,出彩人生,追逐梦想,赢得未来。

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191班藏族学生仁青说:作为新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热爱我的祖国,也热爱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时代接班人,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206班壮族学生韦雁冰说: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隆重召开这一伟大的时刻,我们成信大“石榴籽”相聚在这里和祖国14亿人民共同见证,我们热血沸腾、欢呼呐喊。站在建党百年的光辉路程之上,作为中国青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召唤,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文化艺术学院社工211班维吾尔族学生阿依帕夏·阿比力孜在新疆喀什跟家人一起观看大会直播后表示: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我。这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我们经过继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理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195班回族同学王花说:在家看完二十大开幕会直播,我们全家人都无比激动,我深感民族复兴大任已落在我们身上。忆往昔峥嵘岁月,是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立足当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砥砺前行。我们生逢盛世,在新时代的新征程里,自有我们的担当,我们将紧紧跟随党的脚步,以赤诚之心,甘将热血沃中华,以数万沙小之身肩负光辉前程!


上一条:雅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袁海晗一行来校调研

下一条:双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莲一行来校交流座谈

关闭

航空港校区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邮编:610225 |电话:028-85966502

龙泉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 |邮编:610103 |电话:028-84833333

版权所有 ©2021-202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0991号蜀ICP备05006389号-1CA2300000004017958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