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1月22日,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全国“红色工业文化研究”学术论坛暨“数智时代下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使命”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工业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潜伟,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杜国宏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围绕红色工业文化传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注入新思想、新动能。
杜国宏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学校将主动扛起时代责任,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红色工业文化研究,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成信智慧与力量。
孙星指出,数智时代工业遗产要发展,必须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谭继和研究员结合自身参与成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经历,强调工业遗产是成都城市文脉的核心载体与城市乡愁的重要寄托。
同济大学左琰、武汉大学韩晗、语文出版社总编辑龙杰、上海大学徐有威、西南科技大学张勇、工信部全国工业旅游联盟付勇涛、西北工业大学刘向阳等学者则分别从区域发展、城市建设等视角,提出工业遗产需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配,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本次论坛设置“三线工业遗产研究”“数智时代工业遗产的挑战与机遇”两大分论坛及四个前沿圆桌论坛,专家学者就数智时代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与适应性再利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学术成果与实践共识。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红色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也充分彰显了我校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学术影响力。下一步,学校将持续聚焦红色工业文化传承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深化校地合作与学术交流,为传承红色基因、赋能城市发展、服务美好生活贡献更多成信力量。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