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信学术

成信学术

我校牵头的IEEE P2807.15标准正式立项,深耕协同计算领域国际规范

来源:计算机学院 作者:杨帆日期:2025-10-15 审核:陈敏、新闻中心 点击:

【本网讯】近日,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及联想集团共同发起的IEEE技术标准:Standard for Collaborative-Computing-Network-Oriented Knowledge Graph(《面向协同计算网络的知识图谱标准》),成功通过IEEE标准协会(IEEE SA)批准,正式立项,项目编号IEEE P2807.15(IEEE官网:https://sagroups.ieee.org/2807-15/)。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校在协同计算网络与知识图谱交叉领域的技术成果获得国际权威认可,助力我国在人工智能与协同计算领域的国际规则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

IEEE全称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电子信息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制定技术标准是其核心职能之一,例如广泛应用的WiFi技术,便由IEEE 802.11标准定义。如今,技术标准已逐渐成为国家在技术领域与贸易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工具,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

IEEE 2807.15标准官网

工作基础:实验室技术积累是本标准成功立项的关键条件

本次标准提案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先进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主导推动。长期以来,该实验室深耕协同计算领域,在异构设备协同调度、动态任务优化分配、复杂网络知识建模等关键技术方向持续攻关,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实验室团队针对协同计算网络中多场景技术路径不统一、约束条件表达不一致、实体关系分析不充分等行业痛点,率先提出基于动态知识图谱的协同管理思路,为本次标准的核心框架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也成为联合发起单位达成合作共识、共同推动标准立项的关键前提。

协同计算知识图谱应用领域

核心目标:破解行业痛点,构建统一技术框架

该标准聚焦协同计算网络的知识图谱技术体系,明确了三大核心目标与关键内容:

1.统一建模框架:针对当前协同计算网络缺乏通用建模体系的问题,标准将规范设备、任务、资源的功能抽象方法,实现跨场景模型的复用,解决不同应用场景下技术路径分散的行业痛点;

2.完善实体交互建模:强化异构实体(如智能设备、计算任务、网络资源等)间的交互关系建模,补充约束条件与依赖关系分析,填补现有技术在复杂实体关系分析上的空白;

3.赋能智能管理优化:提供基于知识图谱的推理方法,支撑协同计算网络的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最终提升网络运行效率与动态适应性。

从具体内容来看,标准将系统规定协同计算网络动态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与应用框架,涵盖实体与关系建模要求、动态属性的表示与存储规范、知识获取技术要求、知识应用服务接口定义等关键模块,同时配套提供面向协同计算管理优化的知识推理工具与方法,形成“构建-存储-应用-优化” 的全流程技术规范。

国际认可:全票通过IEEE NesCom 审核,彰显技术水平

IEEE标准立项有严格的评审流程:本标准提案首先获得IEEE知识工程标准委员会(KESC)的高度认可与推荐,随后提交至IEEE新标准委员会(NesCom)进行审议。在评审过程中,标准提案的技术创新性、行业必要性与国际通用性得到全体委员的一致肯定,最终以全票通过,并提交IEEE标准事务决策委员会(SASB)审批。最终,本标准成功获批立项,充分体现了国际同行对我校在该领域技术实力与标准化思路的高度信任。

多重价值:引领行业发展,提升国家技术话语权

IEEE标准作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的权威标准体系,其立项与发布对行业技术方向、产业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引领作用。IEEE P2807.15标准的成功立项,不仅将为全球协同计算网络领域提供首个统一的知识图谱技术规范,推动智能设备制造、网络管理软件开发、行业解决方案集成等产业链环节的技术协同与产品兼容,更将带来三重核心价值:

1.赋能产业升级:为智能设备制造商、协同计算网络管理软件开发者、解决方案集成商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降低跨企业、跨场景的协同成本,加速协同计算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的落地应用;

2.提升我国技术话语权:作为标准的牵头方,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与企业,将我国在协同计算与知识图谱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打破相关领域国际标准长期由国外主导的局面,彰显我国智能计算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3.完善标准体系:填补全球协同计算网络知识图谱领域的标准空白,推动IEEE在智能计算与网络协同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为后续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工作展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规则

为保障标准制订工作的顺利开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组建了专业的核心团队:吴锡教授代表学校参与标准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内容制订,杨帆、李孝杰两位老师将承担标准制订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统筹联合各参与单位的技术资源,推动标准草案编制、意见征集、国际评审等各环节高效推进。

接下来,标准制订团队将严格遵循IEEE标准协会的流程要求,广泛吸纳全球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实用性,力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标准标杆。随着标准的逐步推进,我国在协同计算网络领域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行业规则优势,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报告人 报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