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信

媒体成信

【四川新闻网】工业遗产赋能美好生活 专家在蓉共议数智时代红色工业文化的价值与使命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丁小珊 陈淋 卓灵日期:2025-11-22 审核:新闻中心 点击:


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历史、科技、社会及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比如,京张铁路、钱塘江大桥、重庆抗战兵器工业遗址等,还有四川人熟悉的芭石铁路(嘉阳小火车)等,都是我们国家的工业遗产。

数智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工业遗产的价值及使命?1122日,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红色工业文化研究”学术论坛暨“数智时代下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使命”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20余所大学的60余位学者与会讨论。


“工业遗产日益成为赋能美好生活的新动能,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助力。”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工业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潜伟看来,数智时代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使命愈发凸显。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杜国宏介绍,成都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则具有光荣的红色工业文化传统,建校七十年来,一直与成都的城市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她表示,今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责任、有计划也有意愿,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一重要时代使命而贡献智慧。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指出,数智时代工业遗产要发展,必须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左琰则表示,西部地区是我国工业遗产资源的集中地,在未来城市发展、社会治理中,也将会形成工业遗产再利用的高地。

本次会议还特设了“三线工业遗产研究”和“数智时代工业遗产的挑战与机遇”两大分论坛与四个前沿圆桌论坛,语文出版社总编辑龙杰、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有威、工信部全国工业旅游联盟副理事长付勇涛、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刘向阳等学者就数智时代的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与适应性再利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资深研究员谭继和在特别主旨演讲环节回忆了自己参与成都工业遗产保护的往事,指出成都作为“三线”重镇与国家中心城市,工业遗产是成都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也是成都城市文脉的主要载体之一。要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的工业遗产资源应当得到更为广泛的再利用,以留住成都的城市乡愁。

在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韩晗看来,成都作为我国工业重镇,工业遗产特别是“三线”遗产资源丰富且体系完备,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一时代征程中,工业遗产再利用既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追求,也与公园城市建设相适应。在数智时代的浪潮下,赋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是未来工业遗产必然的价值与使命。

网址:https://scnews.newssc.org/system/20251122/00157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