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信

媒体成信

【红星新闻】全国22所高校布局,四川两高校首批开设!密码科学,学什么?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区块链产业学院) 作者:红星新闻日期:2025-09-25 审核:林细俤 点击:

全国22所高校布局,四川两高校首批开设!密码科学,学什么?

9月22日,四川第一批“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新生迎来了开学第一课。

很多人听到这个专业,心中都会打满问号——密码专业学什么?

带着满满的好奇,红星新闻记者走进四川首批开设此专业的两所高校,为大家拆解这门“守护数字世界”的新专业。

“密码科学与技术”是一门隶属于工学门类下的计算机学科的新兴专业。

其核心是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培养“守门人”——小到手机支付时的动态验证码,大到国家机密的加密传输,都离不开密码学科的技术支撑。

听起来略显“小众冷门”, 但近年来“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的发展堪称“增速黑马”。背后原因,用“应运而生”形容再贴切不过。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实施,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密码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密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2021年2月,教育部正式将“密码科学与技术”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让这门此前分散在计算机、数学等专业里的“知识点”,正式成为独立专业;

同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18个新职业信息,“密码技术应用员”榜上有名。

从法律保障到专业落地,再到职业认证,短短一年多,密码人才培养的“政策闭环”迅速形成。

政策引领下,各大高校迅速行动。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首年(2021年),就有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海南大学等7所高校率先开设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拉开了密码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大幕。

时隔四年,截至目前,已有22所高校开设了“密码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四川2所高校开设:

覆盖本、硕阶段,首批共计招生115人

四川今年也迎来了自己的密码学专业“第一梯队”。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功申报“密码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正式拿下四川密码本科专业的“头号车牌”,并于今年迎来了首批新生。

电子科技大学今年在硕士阶段开设了密码学科专业,拿下川内首个高校密码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电子科技大学 图据学校官网

两所高校也在川内形成了“本硕衔接”的密码人才培养梯队。

据了解,电子科技大学的密码专业设在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涵盖密码编码、分析、工程应用等。今年首批招生,共录取了50名硕士研究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设在人工智能学院(区块链产业学院),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仕斌介绍,虽然是首年招生,但考生报考热情高涨,“今年我们面向1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有250名学生报考,最终录取了65名新生。录取分数方面,以四川为例,我们今年的调档线为557分,高出省控线39分,录取的最高分(612分)就在本专业。”

学什么?怎么考?就业如何?

密码专业“干货”一览

那么,密码专业到底学些什么呢?报考有哪些门槛?

张仕斌介绍,密码科学与技术是研究密码编码、密码分析、密码工程应用、密码管理、密码安全防护等问题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对抗性很强的科学,一方想打造固若金汤的防护体系,另一方则要‘不择手段’地突破对方防护,十分富有挑战性。”

而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了数学、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主要包括密码科学、密码工程、密码应用三个方向。

在学习过程中,密码科学与技术强调数学及其工程化应用,同时要善于数学(尤其代数)与逻辑思维,主要学习数学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密码技术类课程和密码工程类课程。

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报考“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第一个限制,即需要考生选科“物理+化学”。

进大学后怎么培养呢?张仕斌介绍,学校对标行业实际需求,将专业培养方向锁定为三个核心岗位:密码工程师、密码测评工程师、安全技术工程师(密码方向)。对应的课程体系既有“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现代密码学”等理论课,也有“密码分析学”“网络攻防技术”“大数据隐私保护”等实战型课程。

同时,学校还依托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搭建了密码工程实训平台、网络攻防靶场等设施,开展密码芯片设计、商用密码开发等实景项目,如模拟银行加密系统、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案等,“让学生学完即能上手”。

师资方面,学校与中电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航天七零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创信华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豪符密码检测技术(成都)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密码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特聘了一批密码工程经验丰富的产业导师。

很多家长也关心,密码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AI时代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升至480万,同比增长19%。而截至2024年底,我国持证在岗人员仅约32万

张仕斌介绍,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政策环境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密码产业将得到爆发式增长,伴随我国网安“合规驱动”向“事件驱动”转型,密码重要性日益凸显,密码人才缺口大(现阶段缺口20万,未来五年缺口达100万)。

“国内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缺口约70万,现有培养规模每年仅2万人左右。而其中密码人才作为核心力量,供需差距估计更加明显。所以吸引考生的不只是专业热度,更是肉眼可见的就业前景。”张仕斌直言,密码专业的“底气”来自巨大的人才缺口,密码专业毕业生的选择也是相当多元。

据介绍,密码专业人才岗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党政机构的管理岗;第二类是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研究岗;第三类是商用密码企业岗位。

除此之外,国家安全机构、公安部门、国家暨省市密码管理局、军工单位、互联网大厂的数据安全部门、金融机构的风控系统、通信企业的加密技术研发等,也都是热门去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省内的两所高校招生时没有设身体条件限制,但若毕业生计划进入涉密单位(如密码管理局、国家安全机关),需通过更严格的体检与政审。建议考生与家长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选择。

新闻链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509/0e619a5f147a0d052ae98b460ba8c781.html?wxopenid=oBCTzjliau0fRVeqeyaIvKvUpxFQ